【编者按】近年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湖职人众志成城,学校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成效显著。我们推出“职教青年说·技能报国篇”系列报道,聚焦强校有我,心怀复兴梦想,技能成才报国,彰显使命担当,讲好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师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立德树人、追求卓越,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本网讯 陈灏)国庆节期间,湖北职院融媒体记者连线我校优秀校友、石榴红宣讲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2025级博士生杨晶。杨晶表示,湖北职院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品格和创新创业精神已融入每位湖职人的血液。她将架起湖北职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的合作桥梁,在中国人民大学这片沃土上,潜心钻研经济与管理、探索科技与政策、融通产业与社会,以劳模精神砥砺学术志业,以一线经验反哺理论创新,将个人成长熔铸于国家发展的洪流,攻克难题,真正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如何激发传统产业的无限可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新的篇章。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为杨晶等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导师”证书)
湖北职院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渊源很深。湖北职院的前身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文昌阁,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办于20世纪初的孝感工业学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郭述申、胡锡奎等曾在孝感文昌阁、孝感工业学堂研修或学习过。胡锡奎于1926年冬赴苏联入莫斯科中山大学深造,1928年6月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44年同邓拓主持出版第一部《毛泽东选集》。1948年冬任中共辽西省委书记,不久调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副校长、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副校长,主持校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中共党委书记等。进入21世纪,湖北职院与中国人民大学在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德育创新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合作。

杨晶侃侃而谈,对湖北职院的深情溢于言表。她分享了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深造的感受。她说,踏入人大校园,“实事求是”的校训便在心头烙下深刻印记。作为应用经济学院的2025级博士新生,站在新起点,既满怀对学术探索的热忱,也深知肩上承载的责任。

杨晶说:“应用经济学扎根现实土壤,聚焦国家发展与民生关切,这与我渴望用专业知识回应时代命题的追求不谋而合。未来几年,我期待在导师的指引下,沉下心研读经典理论,优化研究方法,在数据与逻辑的碰撞中寻找答案,在学术讨论的交锋中拓宽视野。”

杨晶表示,博士之路注定充满挑战,但人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前辈学者的治学精神,以及同窗间的并肩同行,都是我前行的力量。我会以谦逊的态度接纳新知,以坚韧的意志攻克难关,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负“人大人”的身份,不负对应用经济学领域的热爱与坚守。

9月7日,中国人民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校长林尚立等出席。在开学典礼上,杨晶等获聘“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导师”。张东刚、林尚立为杨晶等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导师”证书。

杨晶说,有两个时刻令她怦然心动,一是被授予“湖北职院感恩之星”,一是受聘“中国人民大学先锋社会实践导师”。两者的时间、地点不同,但是宗旨相通、目标一致,旨在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创新培养范式,弘扬精神谱系、引领创新文化,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知识转化,完善育人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杨晶是第十三届、十四届湖北省人大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工会代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会计专业2002届毕业生,现任孝感大禹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她精通业务,立足岗位,向上向善,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把孝文化的温暖和力量传递给身边的人,以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先后荣获孝感市劳动模范、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2025年7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魏楚教授一行专程来到中华孝文化名城,为杨晶颁发2025级博士生录取通知书。

(审核:田寿永)